2019/09/30
報導/黃慧玫 諮詢專家/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 劉宏輝、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傅紹懷
臺灣即將在7年內進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將超過20%。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增長,失能的風險也節節升高,國際研究發現,骨質造成的失能負擔更僅次於肺癌、勝過大腸癌與乳癌。想要老後享清福,請務必關注你的骨質!
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劉宏輝副院長表示,根據衛福部長期照護需要調查,民國120年全國預估將有120萬人失能,老人就佔了其中的8成。而國外研究顯示,因疾病而造成的失能調整損失人年中,骨質疏鬆排名第二,顯示骨鬆對大眾健康影響大。
骨鬆導致骨折 髖骨骨折恐失能
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,之後骨量會逐漸減少,如果骨質流失過多,使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,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,骨骼因此變脆弱,就是所謂的「骨質疏鬆症」。因骨質流失並不會有顯著感覺,造成大眾對骨鬆警覺性低,主動篩檢者更是少數,往往是在骨折後才發現。
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傅紹懷指出,因骨鬆性骨折導致住院患者中半數為髖骨骨折,而髖骨是組成髖關節的重要骨骼,負責將身體重量從軀幹傳遞到下肢,一旦骨折即會影響行動力、支撐力。患者容易因疼痛而影響行動,導致必須長期臥床,而容易發生併發症,致使2成患者在1年內死亡,更有8成患者無法單獨進行日常活動。
骨鬆+共病 長者骨折風險增3倍!
中年以後骨質每年減少0.3~0.5%,年紀越大骨質流失更快,國外研究發現,80歲以上骨質加速流失,導致骨折的風險增加;若已有骨質疏鬆又合併罹患其他慢性病,相較於沒有骨鬆的長者,更增加3倍的骨折風險,所以高齡長者更應積極進行骨折風險的篩檢,才能及早預防、及早治療!
傅紹懷提醒,很多長者認為只要避免跌倒,就能減少骨折的風險,但嚴重骨鬆患者,連臥床都可能發生骨折。根據美國研究指出,養護中心內逾8成長者為嚴重骨鬆的高危險群,除了年齡影響外,更因為長期生活在照護機構,缺乏自理能力、長期臥床、使用多種藥物、肌少症、失智症及合併罹患其他疾病的情況,都是導致養護中心長者骨質疏鬆風險增加的原因。
他分享,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就曾收治過一名住在養護中心長期臥床的82歲阿嬤,阿嬤從未跌倒,卻頻繁向照護人員表示腿痛難耐,經檢查後,才發現阿嬤腿骨已骨折,透過檢查發現骨密度竟是-5.8,已是嚴重骨鬆患者,就連簡單的翻身都可能造成骨折,必須立刻治療,並進行長期追蹤。
醫師呼籲 長者應及早篩檢、正確治療
劉宏輝表示,臨床上發現骨折對於長輩健康與生活品質威脅極大,而雲林的老化人口是台灣第二「老」,據統計有12萬名長者,而每6人就有1人超過65歲,使得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肩負如何協助在地長者健康老化的重責大任。
有鑑於此,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臺灣楓城骨科學會、臺灣安進攜手合作,預計前進雲林縣40間日照、長照中心,希望透過醫護人員主動出擊,目標為千名長者進行骨折風險評估,落實臺大醫院雲林分院,照顧雲林長者「活躍、健康、快樂、在地老化」之目標。
什麼是「骨折風險評估工具(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, FRAX)」
針對高齡長者設計健康生活品質測量問卷,評估衰弱狀況以及跌倒風險。傅紹懷表示,從過去篩檢經驗發現,由FRAX初步篩選為骨鬆中高危險族群的長者,到院檢查後,建議治療骨鬆族群的比率高達87%,可見該問卷有效性高,可作為未來長照實地評估、建議轉介的重要工具。
文章授權: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