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症 保密防跌3关键

2018/11/21

报导/黄慧玫 咨询专家/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 林高田、高雄市立大同医院骨科主任 陈崇桓
随着全球人口老化,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,仅次于心血管疾病。尤其是女性停经后失去雌激素保护,骨质疏松的机率更是大幅提升,根据统计,50岁以上女性平均每3位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症,男性则是每5位就有1个人罹患。
因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沉默的疾病,无声无息、没有征兆,因此,患者常直到发生骨折后,才惊觉骨松已经找上门。依据国际最新统计,国人髋部骨折发生率为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九,一年内死亡率将近2成。约1/3女性及1/5男性,一生中会发生至少1次的「骨质疏松骨折」,如脊椎体、髋部或腕部之骨折。
高雄市立大同医院骨科主任陈崇桓医师表示,依据健保署数据显示,健保在骨科的医疗花费,10年来成长了42%,2016年骨科住院患者有24.5万人,有10.5万人即因骨折而住院,比例占4成3;而其中光是骨松导致的髋骨骨折手术案例就接近两万例,60岁以上又占7成,显示髋骨骨折已是银发族的大敌。
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林高田表示,骨质疏松症状不明显,但若有背部弯曲驼背,出现弥漫性慢性背痛;背部酸疼;无法仰睡;轻微小动作就导致骨折;起床时背部、腰部疼痛;向前弯腰的姿势会感到痛苦不堪等状况,其实都是骨松的症状。
陈崇桓强调,如何补骨本、存骨本,来预防骨质疏松症,唯有透过3个关键来保养,才能降低老年失能机会!
关键1 骨密度检测不可少
林高田提醒,临床上只有1/3的脊椎压迫性骨折被发现,下一步马上就要面临死亡性的髋部骨折,建议高危险族群应该定期就医检测骨密度,若经医师评估属于骨折高风险,建议应积极接受治疗与定期追踪回诊,更希望藉由及早治疗骨质疏松症,减少未来的致命性髋部骨折。
林高田医师强调,根据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的最新调查,估计有8成骨松高风险族群未就医预防或治疗骨松,因为骨松没有明显的症状,所以多数民众也就没有警觉,然而骨质疏松症从年轻开始到老年都必须及早养成疾病意识。
若父母曾发生过骨折,尤其是髋骨骨折,则子女罹患骨质疏松症风险也会提高,曾发生骨折再度骨折的机率是没有骨折过的人两倍,不可不慎。另外服用类固醇药物骨骼也会较脆弱,而停经的妇女、切除卵巢或女性在45岁前更年期就提早报到,因贺尔蒙影响也是骨质疏松高风险族群。
关键2 饮食补钙增加骨密度
照顾骨质应从日常着手。林高田建议,日常均衡饮食才能维持骨骼肌肉系统建康,多摄取高钙食物,如鲜奶、优格、起司等乳制品都是优质钙质来源,使钙质摄取达国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取量(DRIs)的建议量1000mg,才能真正补到骨本,远离骨质疏松症。
关键3 养成规律运动存骨本
适度运动可「存骨本」,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,平时可做些增进肌耐力、强化骨骼的负重训练,可以强健肌肉、增加骨质密度,改善身体协调与平衡、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。
从年轻时,就开始养成运动习惯,多做慢跑、健行、骑单车、游泳等运动,并多到户外晒太阳,因日晒能活化身体维生素D,进而强化钙质吸收,保住骨本。
林高田强调,骨骼健康关乎老年时的行动能力,应在年轻时养成正确的骨质疏松疾病意识,爱自己从用心呵护骨骼开始,预约更年期后的活跃行动力与健康!

文章授权:KingNet国家网络医药